在我所處的軟體研發圈,最近也流行起「18+ Adult Manifesto」這種話題。
這就不得不佩服 J&B 取的「大人學」品牌名字,是多麼具有遠見。
自從九個月前參加【A101 職場大人學:職場人際關係與優勢策略】之後,不僅在 Facebook 私密社團繼續交流,我們同梯更舉辦自發性聚會,定期交換彼此的職場及閱讀心得。算是重要的族人。
這陣子,旁觀別人形形色色的遭遇,不禁深自慶幸:用 14 PDU 換來 Bryan 積蓄 15 年的內功,何等划算!雖不敢說從此就無風無浪,但至少開了眼、醒了腦,懂得用更系統化、更跳離本位的角度來審視事情/世情,從那張表格的「苦主」晉升到⋯⋯自認進入前三個等級了(雖然偶爾還是會退化到第四等級⋯⋯)。
箇中關鍵,真的就像 Bryan 反覆叮嚀的那「xx力」三字訣。
內化
對老師最大的回饋,就是確實將老師所傳授的東西,反覆演練、運用,從思考及實踐中,努力內化成本能反應。
如何確認自己內化的程度呢?
這門課有學長姐回訓機制。回鍋再當一次學生,再度面對寫實案例,看看自己是否比第一次上課時更有身為「大人」的自覺,更能在所謂「關鍵四秒」中,迅速勾勒「局」與「勢」的關係,不啻是一場刺激的實境挑戰。
我還偷偷給自己設限。
老子曰:「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聾。」
因此,最近在思考問題、演講授課時,越來越喜歡從原始定義或目標下手。我認為,原理通了,邏輯通了,再加一點點創意及想像力,很多東西都是順理成章就推導得出來。
於是,我想給自己一個挑戰:在回訓課堂上,要先自我歸零,就當自己是第一次來上課的學生;要自我克制,不要直接偷拿 Bryan 以前開釋過的大絕招來應付考古題。
重點是思維角度,不是招數。
結果呢?
回訓,仍然感受到強烈的衝擊,仍然是點頭如搗蒜(所以,Bryan 的 15 年功力,真是超強!再聽一次,仍然收穫滿滿)。
也很欣慰,原來自己已經不知不覺內化了某些部分。我沒有辜負去年在〈升級成大人版的思維作業系統〉做的自我期許。
訴求 vs 需求 vs 目標
回訓,不是乖乖聽課就好,還要協助小鮮肉學弟妹進行小組討論。面對組員,就像面對去年的自己,有趣之餘,也附帶了些引導(但不過度介入)的責任。
為了因應可能被組員提出的問題,也為了自我成長,我也挑選想再深度探索的主題:衝突圖,在課前先自我延伸學習。
不過,在高德拉特的 TOC (Theory of Constraints) 發展史中,衝突圖其實是隸屬於更大的 Thinking Process 當中的一環。為了更充分掌握這項思考方式,便將書架上擺了超過十年的高德拉特系列書籍:《目標》、《絕不是靠運氣》、《關鍵鏈》拿出來重讀一次,順便也讀一讀岸良裕司的兩本詮釋書籍。
學了 TOC 的 Thinking Process 之後,不知不覺很喜歡思辨幾個層次的區別:「想要 vs 需要」、「訴求 vs 需求 vs 目標」。這也逐漸內化成我的思考工具。
在此也要非常感謝 Bryan 在這門課指導的 TOC 衝突圖,算是我聽過最簡潔、最生動的詮釋。這次回頭再看那堆書,就懊惱:怎麼自己當年讀不出味道呢?
好的引導,真的很重要。聽君一席話,勝讀十年書!
集點卡
這次回訓,某些地方給了我另一個層次的衝擊。「集點卡」是其中之一。
看了這張集點卡,我相信 Bryan 所說的「我從 15 年前就在準備這門課了!」真實不虛。
每當面臨職涯抉擇時,多少人腦海中,有這麼一張清晰的集點卡呢?
這是很值得嚴肅面對的問題。
去年上了這門課之後,我的確開始逐漸自我裝備,但不夠清晰。這次回訓,再度看到這張圖,也再度點燃集點的熱誠。
做自己
即使是同一位老師講同一門課,但只要學生組成不同,就會有不同的氣場及火花。
這次回訓,有幾位同學針對「做自己」這一點,展開一連串的熱烈提問。
現場激起的火花,真的很過癮!連 Bryan 都有感而發,隔天就寫出了〈所謂做自己,就是用自己的意志扮演自己想要的角色〉這篇文章。
某些觀念,如果是不約而同被我私淑對象提到,那就一定值得我認真對待。
其一,Bryan 課堂闡述的職場人際基礎:
其二,阿德勒的「課題分離」原則。
或許是這陣子被不同種族的族人間接推坑(像這位及這位),讀了《被討厭的勇氣》,知道適度的「課題分離」是件好事,所以,腦袋中已經埋下這些種子:
我們必須站在「這是誰的課題?」的觀點,將自己和他人的課題切割開來。
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,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進人家的課題裡,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。
要區分是誰的課題,方法很簡單,請想一想「因為這個決定而帶來的結果,最後會由誰來承受」?
別人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望而活。
關於自己的人生,你所能做的只有「選擇一條自認為最好的路」。別人要對你的選擇做出什麼樣的評論,這是別人的課題,你是無法干預的。
如果你無法不在意他人的評價、無法不害怕被人討厭,也不想付出可能得不到認同的代價,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。
其三,高德拉特的「清晰思考」觀點:
從【A101職場大人學】課程,到《被討厭的勇氣》書籍,再到高德拉特 TOC 系列,覺得腦袋整個被翻轉。
誠如上面《抉擇》導讀文章所說:這是一段「不斷探索、實踐和學習」的道路。
大人之路,就是一段華麗的冒險呀!
觸類旁通的新眼光
最近,為了準備幾場專題演講,我開始重讀《鳳凰專案》這本 IT 界 DevOps 的經典小說(關於這本小說,請見我在〈DevOps 核心元素的考古溯源〉及〈有了 Agile,為什麼還要有 DevOps?〉的介紹)。
許多 IT 人,都是用工具主義的角度,求仙丹,求銀彈,想趕快翻到特效藥的章節;誰叫這本書故事內容,就是在宣傳「三個月就能將瀕危專案起死回生」的「一個 IT 運維的傳奇故事」呢?(其實《目標》及《絕不是靠運氣》兩本書的主角羅哥,不也是在短短三個月內就創下奇蹟嗎?)
可是,這類小說,就像推理小說一樣,本來就不應該直接翻到兇手揭曉的那一頁呀。
對於這陣子已經把《目標》、《絕不是靠運氣》、《關鍵鏈》重看一次的我,再回頭重看《鳳凰專案》,開始萌生另一種閱讀角度。
人性的角度。
這次回訓,一席「衝浪者的哲學」,感覺好像把《鳳凰專案》裡面的許多情境,找到對應的鑰匙。許多推理過程,也隨之清晰起來。
有夠神奇的。
可見,有些東西,真的是跨產業的。尤其是人性。
現在重讀《鳳凰專案》時,私底下也在替每一章取個私房標題。接下來,會再加把勁兒,自我要求:練習用 Bryan 課堂上教的分析手法,重新分析箇中情節。
有一本書叫做《聖經好好吃》,我這種做法,也算是另一種「大人學角度」的「鳳凰專案好好吃」嗎?
以終為始
上完兩次課,不知不覺會變得雞婆起來,遇到親朋好友的狀況,就會推坑這門課。
不過,誠如 Joe 在〈為何我們很難改變周圍那些愛抱怨的朋友?〉及〈怎麼才能有效安撫找你抱怨的朋友?〉兩篇文章的善意提醒:
時常抱怨的人,其實抱怨的目的往往已經不是為了找到解答,而是某種隱含的自豪與炫耀。 而悲慘的境界,則是他自豪的理由!
當你有朋友不斷來找你抱怨時,如果你很確定他壓根沒打算要跨出安適圈、沒打算做些自我根本上的改變,那你能帶給他最好的幫助,就是給他一個更慘的故事。 讓他們有種「原來我的人生還好」的感覺,進而會因此感覺舒坦。
許多困境,不是訴諸簡單的自我轉念,就能解決的。這需要看懂局,也認清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;這些都是需要高度理性的運作。
自我轉念,很多人都這麼說、也這麼建議他人;可是,往往只是淪為自我催眠。最後,還是走回新亭對泣的迴圈。
改變,是有方法的;但首先要先自問:自己真的想改變嗎?
相隔九個月,課堂一開始的「三大目的」便利貼,居然沒有變化。
我相信,這應該就是我想要的。
以終為始,莫忘初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