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半年前〈以談判角度看 Sprint Planning〉一文曾提過:
只要是我有權主導的 Sprint Planning,都會先花些時間請 PO 重新展開 Impact Mapping 及 Scaling Lean 的內容,尤其是還沒有穩定扎實 Product Backlog Refinement 的團隊。
欲達我心目中的理想境界,需要先讓團隊成員練習一兩次 impact mapping,才能在正式上戰場時,更有效產出高品質的 impact map。
就連 PO 本身也需要練習。尤其是沒有「參與式決策」習慣的 PO,對於這類方法,常以自身專業角度提出質疑:
— Quote: 2018-01-15 Tweet
畢竟,就如《精實創業》提醒的,傳統 PO 或 PdM 養成過程中,並不會特別被鼓勵用這種方法做事:
這項改革與人們一直以來在企業中被灌輸的認知,或企業領導人一直以來所學的知識是相違背的。
真正的問題在於企業領導人及中層管理幹部。有許多企業領導人當年成功,是因為他們擅於分析,他們自認是分析家,應當為公司做企劃分析、為公司的未來訂定計畫。
因此,對於這類型的 PO,需要在平日就善於伺機提問,甚至需要以更高的標準去要求,才能讓他們看到 impact map 的價值,甚至「參與式決策」過程的必要性。畢竟,少了「參與式決策」的助力,敏捷之旅會更崎嶇。
— Quote: 2018-02-06 Tweet
培訓
2018 年初,終於等到時機成熟,有機會對某團隊大膽試行,朝向我心目中理想境界前進一步。
首先,是培訓。
我先利用三次機會(包括【敏捷原理與團隊塑造】第二梯次),小規模試行各 1.5 小時的「Impact Mapping + MVP 迷你工作坊」。
我也趁這三次的施教機會,實驗一些個案研討手法及引導句型。
以前在非正式引介 impact mapping 的過程中,我發現許多人對 “impact” 這一層最不容易掌握訣竅。雖然 impact mapping 有原版的建議句型 1 ,但我覺得操作起來還不太足夠。因此,我嘗試納入周碩倫老師在【創新的用途理論導讀會】介紹的用途及需求觀點,讓 “impact” 這一層更容易引導出來。
Lean Canvas
在帶整個團隊玩真槍實彈的 impact mapping 會議之前,我通常會請 PO 先私下繳交一份 impact mapping 作業給我看——這應該算是 PO 的基本功。
原本是要這樣的。不過,對 PO,應該要有更高標準的要求吧!甫經一天 Lean Startup 課堂洗禮的我,突然萌生一個瘋狂的念頭:
— Quote: 2018-02-14 Tweet
畢竟,先認真做好 lean canvas,就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再往下展開成 impact map:
- Lean canvas 的 revenue streams 及 key metrics,約略對應到 impact map 的 goal (WHY)。
- Lean canvas 的 customer segments,可對應到 impact map 的 actor (WHO)。
- Lean canvas 的 unique value proposition,約略對應到 impact map 的 impact (HOW)。
- Lean canvas 的 solution,約略對應到 impact map 的 deliverable (WHAT)。
我請 PO 暫時先不必管 lean canvas 的 channels 及 cost structure 欄位,至於其他七個欄位,都建議 PO 先獨自整理到某個程度,比較有助於當場對團隊產出的 impact mapping 進行有建設性的補充。
於是,這位可憐的 PO,春節假期一直在做我給的 lean canvas 作業⋯⋯ 🤣
Impact Mapping 議程設計
團隊培訓完了,PO 也獨自做完 lean canvas 了,接下來就是真槍實彈的 impact mapping 會議。
我沒有完全照著 Impact Mapping 書中建議的程序,而是根據 Facilitator’s Guide to Participatory Decision-Making 書中提到的鑽石模型 (diamond model) 及串組式流程設計 (string),再穿插 Gamestorming 書中介紹的一些小技巧(像 brainwriting 的小變形),讓整個活動有層次,有節奏,且讓每個人的想法都有機會呈現與碰撞。
注重「參與式決策」的過程,也注重產出的結果。
理想上,這樣的活動,我認為要三個小時,甚至四個小時,才會達到高品質的 WHAT 層次。如果只有兩小時,可能只能做到中等品質的 HOW 層次。不過,一連進行四小時(即使是分成上午及下午各半場),對引導者本人來說是小事,但其他人的專注力可能通不過這樣的考驗。
下次再帶這樣的活動,我應該會設計成 Part 1 (Goal → WHO → HOW) 及 Part 2 (HOW → WHAT → iterative 總結) ,分兩天進行。也會多穿插些提示引導問句及迷你思考框架,以更有效率校準水平。
-
我在〈咬文嚼字的必要性(一):用句型輔助思考〉文中曾提過 impact mapping 有一個原版的建議句型。 ↩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