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一月,參加 David Ko 舉辦的一場敏捷轉型活動,從中學到了一個有趣的分析工具:Lean Change Canvas。

知道了一個好東西,自然要追本溯源,加深加廣。便研讀相關資料:

此外,也要找機會多演練、多思考,才會內化。於是,隔天我就在公司帶領小組討論任務時,現學現賣。數日後,也順便用在第二梯次 Ansible Workshop 課堂上:

Ansible Workshop 第二梯次

Ansible Workshop 第二梯次

    — Quote: Brecht’s Tweet

之後,再歷經第三、四、五梯次的 Ansible Workshop 的演練引導,不僅更了解 Lean Change Canvas 適用時機,也發展出有助於聚焦的配套措施:說故事、ORIDTOC。畢竟 Lean Change Canvas 只是個框架,只建議出九個思考面向,但並未具體說明個別面向該如何發想及收斂——這都有待自己再融入其他更針對性的思考工具。

我的方法是:先用某個耳熟能詳的故事,引介 Lean Change Canvas 九個格子的意涵。此處,我選擇大部分的人都看過電影版或小說版的《魔戒》為引子(應該是吧!),以求連結經驗。接著再拿真正要大家研討的案例,請大家各自照著 Lean Change Canvas 的九個面向去分析。最後的討論高潮,則以 ORID 的焦點討論法,及 TOC 的現況與衝突思辨手法,提煉出改變的共識。

在可預見的未來,我大概不太會在課堂上,慢慢引導 Lean Change Canvas 的分析流程。因此,我把剛結束的第五梯次 Ansible Workshop 課堂錄影,擷取其中第一段【從「改變」角度看《魔戒》】的引介內容,公開出來,給有興趣進行團隊引導的人參考。

最後,要感謝 David Ko 介紹 Lean Change Canvas 這麼有趣的分析框架,也要感謝過去四個梯次的 Ansible Workshop 學員,讓我有機會實際演練,反芻箇中細節。

影片全長約 11 分鐘,請慢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