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敏捷」這概念,台灣很晚才起步。

儘管敏捷宣言 (The Agile Manifesto) 早在 2001 年就問世,可是在台灣,如果以 David Ko 在 2014 年首次舉辦的 Agile Tour Taipei 活動作為開端,「敏捷」開始成為台灣業界的話題,大概也不過十年。

於是,在國外早已經百家爭鳴的「大規模敏捷」流派(連 SAFe 都出到 6.0 版了呢),在台灣,直到近年才零零星星有人談到這議題。

大規模敏捷的各家流派,多半是從 Scrum 之類的原型出發。但 LeSS 與眾不同的是,它非常謹慎自制,避免在規模化過程中引進無謂的複雜。

就如同《多團隊高效協作密技》所說:「規模化,不是角色變多、流程變複雜,而是協作方式的改變。LeSS 的導入,難處都不在 LeSS 的流程,而是在環境的不配合。」因此,想學習 LeSS,重點不要只放在流程上,應該更留意探討這些協作、環境、人的議題。這才是形塑 LeSS 的關鍵驅力。

《多團隊高效協作密技:大規模敏捷開發方法 Large Scale Scrum 簡單學》

《多團隊高效協作密技:大規模敏捷開發方法 Large Scale Scrum 簡單學》

初次接觸 LeSS 的人,常會對於 LeSS 某些違反直覺之處感到不解。譬如說,one product backlog 已經夠另類了,「讓團隊主動向利害關係人釐清需求」衝擊一般人對於 PO 的 R&R 認知,「最大化團隊之間的同步相依性」更是激進。

帶著這些疑惑,2017 年我在江湖人稱「大師兄」呂毅的 LeSS 課堂上,親身體驗 LeSS 的解題思路:運用系統思考方法,剖析不同措施各自的短期與長期效應。如此思辯推演下來,就能瞭解 LeSS 如此主張的用意。

LeSS 走的是務實的長期主義路線

   

LeSS 還有另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。它並不是單純只站在管理者及管顧的角度,而是從第一線開發者的實踐視角,用數百個小實驗來支持 LeSS 的主張。

實踐心得很重要,畢竟「敏捷」是一種較仰賴經驗主義的路線,較難有定於一尊的情況。有了實踐的脈絡,能讓我們知道,哪些是 must have,哪些是 nice to have。更重要的是,每一項實踐手法背後的 why 是什麼,以及,當面臨不同的現實限制,還有什麼替代方案可以嘗試。像《多團隊高效協作密技》第十章在談 LeSS 的「最大化團隊之間的同步相依性」主張時,不只是用系統思考的道理來分析,還提出超過 10 種方法來促進這件事情的效果。

   

這本書有很多小故事、小實踐、小心法,即使不是跑大規模敏捷,即使不是跑 LeSS,也都相當有參考價值。它們背後都是有深刻的系統思考與具體的實驗佐證。

我很享受閱讀這本書,願你也能享受此樂趣。

            —— 敏捷魔藥師 葉秉哲 (William Yeh) 2024-08-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