參考線

最近常常需要利用便利貼或紙筆思考。看了看筆跡,覺得⋯⋯呃,該開始重新練字了。

現在市面上看得到的範例及風格,比起只有張炳煌《硬筆書法》的當年,實在是進步太多太多了。

這是硬筆書法的文藝復興嗎?

練字的書

練字的書

最近也常常趁思考的空檔,拿出紙張,甚至用自製的「斜十字格」A4 紙張,信手寫些字句。

其中一個感想是:硬筆書法,練字,還是用鋼筆比較舒服呀。

另一個感想是:格子或參考線,真的有差。

譬如說,同樣是信手寫寫高德拉特《絕不是靠運氣》的名言錦句,也花了差不多的時間書寫,結果卻明顯有別(只是信手寫寫,就請別挑剔寫得不好看了唄):

我稍微反思了一下。

如果紙上有格子或參考線,我在書寫時,隱隱會有一種微弱的意識(應該還稱不上是「潛意識」吧,或許可稱「弱意識」?)放在筆畫間架上。反之,沒有格子或參考線,我似乎要很刻意分神去留意筆畫間架,才有辦法維持起碼的行氣走勢。

格子或參考線,似乎不會對我帶來額外的認知負荷或注意力過載——是因為我已經習慣了它的存在嗎?

這讓我聯想到程式設計。

紀律

我很喜歡引述 Joshua Bloch 在《編程的頂尖對話》(Coders at Work) 提到的觀點:

既然寫正確的程式那麼難,我們就應該盡力取得幫助。所以,能減少 bug 的所有東西都是好的。

因此,我是靜態型別和靜態分析的信徒:任何可以減少某個特定類別 bug 的東西都是好的,任何可以讓程式師的工作更輕鬆的東西都是好的。

對他來說,靜態型別、靜態分析,就是一種格子或參考線。

同一本書中,Simon Peyton Jones 也說:

函數式程式設計從根本上允許你建構更為健壯的結構,建構易於理解、測試和推論的框架。

你的材料越結實,你的注意力就越有可能放到大規模的架構上,而不是細節的地方。但是這也會讓我們更加雄心勃勃,建構一個更大的結構,直到達到極限,達到這個結構幾乎要坍塌而又不倒的程度。

Bernie Cosell 則說:

寫程式時必須讓它可測試。讓程式可測試的唯一途徑是在你動手寫第一行程式之前,務必仔細考慮。

對那些有效工作的阻塞點、判斷提示點和測試點,你不可能再去改造。如果你急等著程式工作,請一開始就把事情做對。

我發現,這些強者,都善於及早把「注意力」這項稀有資源擺在他們認為日後可能會是瓶頸、缺陷、重工之處。因此,他們不避諱限制與規條,反而擁抱限制與規條。

一種很有紀律的擁抱。

原則

硬筆書法,有些書會很努力(盡責?)條列一堆建議事項。像侯信永《美字基本功》就引用被清朝同治皇帝譽為「字聖」的黃自元彙整的「間架結構九十二法」,用九十二個字示範好的運筆原則。

不過,除非真的心無旁騖,專心致志練字,否則,九十二條,說實在的,要完全內化,可能真的要有很大的意志力。

反觀《丹硯式習字法》只提出極度精簡的九個基本要訣:

古代書法家務求完美,舉起例子來鉅細靡遺。最知名的例子便是清朝書家黃自元,他在整理楷書結構之後,提出了九十二種結構法則。九十二個!仔細是仔細,不過我想九十二個學完也得花上好多時間吧!

我過去教學的對象是小學生,我也會教他們一些篩選過的黃自元楷書結構九十二法,但不會一開始就教。初學投籃的人要先學會把球穩穩地扔出去,不是一開始就來個投籃的二十個要訣。

我一直相信一件事:習寫鋼筆字(硬筆字)追求「結構的穩定」永遠都是最優先順位。先穩下了結構,之後練習書法才有依據。這是因為硬筆先天在筆畫粗細的變化上不如軟筆,況且有了穩定的結構做後盾,筆法才有揮灑的空間。

Less is more. 這本書的特色是:相較於把所有的細節都寫出來,我花心思在「去掉」很多東西。

同樣的,李彧的《美字進化論》雖然列出 800 個示範字,但關於運筆要領,則濃縮成「五度」╳「八畫」。

我發現,像這種極簡但鞭辟入裡直指人心的原則,易學,易記,更容易內化,變成不知不覺的格子或參考線。

這又讓我聯想到程式設計。

指導方針

我發現,過去浸潤一堆程式設計規條:coding style、refactoringGoF design patterns⋯⋯很有用,也打下很穩的根基。不過,到了現在,真正還在平日意識得到的,大概僅剩 SOLIDDRYGRASPKISSSoC 這類更原則性的指導方針。

精簡的指導原則,不見得易學(畢竟這些是濃縮到不能再濃縮的實務精華),但易記,更容易內化。

另一個好處,就如我在〈請循其本〉一文提到的,也很容易轉化成有效提問。

「注意力」是稀有資源,我們要努力保護它,尤其是在從事「程式設計」這種高度精密的心智運動時。

 

謎之音:練字,雖小道,亦有可觀者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