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團隊帶領時,總是會遇到許多需要訴諸軟技巧的時刻,尤其是引導 (facilitation)。

雖然上了一些課,閱讀一些書籍,也親自實驗帶了一些引導活動(過程請見〈2016 個人回顧〉及〈欣賞式探詢〉文章),但總覺得少了一塊很重要的成分。

一塊說不上來的成分。

同溫層族人常會推薦 ICA Taiwan 的課(像 David Ko 的這篇推坑文及 Yves Lin 的這篇推坑文),但私心認為,現階段的自己最需要的,並非那些直接就派得上用場的各式各樣的引導技巧,而是可能沒辦法直接就派得上用場的薩提爾心法。

Why Satir?

組織,其實和個人一樣,都有行為、應對姿態,都有感受、感受的感受、觀點,也都有期待、渴望,甚至自我——都有各層次的冰山

冰山如此,改變歷程亦如此。還沒如實看到冰山:自己的冰山、別人的冰山,就奢談馬斯洛層級、變革管理、引導或領導,似乎有點太跳躍了。

我想認真學習如何探索冰山。我在〈2016 個人回顧〉一文也預告過,我想上體驗課程,親自體會箇中幽微之處。

既然要上課,就要上源頭的。儘管我是從陳茂雄的《激發員工潛力的薩提爾教練模式》一書開始接觸到薩提爾模式,但是,我不想把經驗限縮於職場場域——那是很可惜的事。

因此,我參加陳桂芳老師在旭立文教帶領的 3+3 天薩提爾之旅。

異常充實超值的六天。

引導

此行主要目的並非觀課,但是職業病使然,不自覺就會側面觀察:第一天,一群陌生人,該如何破冰,讓大家逐漸充分敞開,而且是敞開幽微敏感的內心?

超神奇的,能一下子就把四十人充分混搭到充分對談的地步!

中間肯定是有技巧的,可是,一切的觸媒仍在於「與人接觸」。

這正是薩提爾模式美妙之處,充滿安全及信賴的接觸情境。

不怕千招會,就怕一招精

教室走廊有一幅掛圖,清楚展示薩提爾手法的豐富性:

說實在的,來上課前,心中的確抱著一絲期待,期待能夠盡量體驗到越多手法越好,滿足好奇心。

可是,老師其實並沒有急於把每一招都展示出來,而是保持彈性,依循現場的情境與動力,仔細帶出特定手法的幽微細節:

  • 基礎篇的三天,我們體驗了生存姿態、冰山、家庭雕塑、一致性溝通。

  • 應用篇的三天,再加入家庭圖、影響輪、內在資源。

如果純粹以帳面上的數量來說,六天課程,體驗了七大手法。但事實上,貫串所有活動的最核心手法,就是冰山

冰山,可說是知己、知人,與己和、與人和的重要關鍵。

六天課程,一次次的個案分析演練,某種意義上,算是專注把「冰山」這一招練到銘印心坎的程度。回頭反思,這也算是繞開我當初表層的「期待」,直接訴諸更底層的「渴望」。

也算是一種「未滿足的期待」的轉化吧。

雕塑

以前在看相關書籍時,就對薩提爾招牌的「雕塑」手法十分好奇。但也不禁懷疑:真有那麼神奇嗎?

真的要親臨現場,才能體會到雕塑的震撼。

現場學員,活生生的第一手家庭雕塑,令人戰慄。

沒想到,原生家庭的影響,居然如此深遠。四種生存姿態,真的就像系統思考領域所講的系統基模,在許多個案中反覆出現。

案頭一堆薩提爾個案書,果然是真的,雕塑過程的現場動力,果然也是真的。

望著雕塑,望著冰山,著力點要放在哪裡,會自然浮現出來。也深深體會到,每個人都有多種應對的選擇,不要被環境命定論自我設限了。

老師的結語:「一致性溝通,本身就是一項冒險。選擇在你自己。」

自己的冰山

第五天,有一項課後作業:畫自己的家庭圖及影響輪。

當下還無異狀。但下課返家途中,莫名有一股說不出來的悶悶抑鬱感。這才驚覺:18歲之前 vs 18歲之後的冰山,挖呀挖,好像觸碰到某個一直不敢直接承認的脆弱之處。也算是⋯⋯嗯,隱藏得連自己都看不太到。

或許正如 Maria Gomori 在《心靈的淬鍊》所說:「雕塑可能在主角身上引發不同於平常的意識狀態 (altered state)。」

悶悶狀態長達六個小時。睡前趕緊寫冰山筆記,隔天課堂小組分享,才得到些許紓解。

也對自己做了個重要的選擇。

 

一連串家庭圖、影響輪、內在資源轉化下來,有種能量充滿的感覺——不靠催眠也做得到。

過程中也才發現,自己的冰山居然有這麼多隱而未現的東西。自己如此,遑論別人了。難怪薩提爾手法中,不斷強調帶著偵探帽,要邀請,要核對求證。

六日薩提爾體驗,看別人雕塑及冰山的同時,其實也在看自己。幸虧走了這一遭,打通了閱讀之「腦」到體驗之「心」的路徑。

身體學會的,誰也拿不走

經過整整六天的薩提爾洗禮,回頭看這些書,尤其是裡面的個案及雕塑過程,點頭如搗蒜。

像《薩提爾成長模式的應用》前言有一句話:「重點不是口述出來的 “問題” 或 “故事線”,而是案主做了些什麼,來回應他們眼中的 “問題”。」以前會理所當然的一眼瞄過去,現在,則是浮現出栩栩如生的雕塑角色的立體圖像,演將出來,共舞,共鳴。

回頭看陳茂雄的《激發員工潛力的薩提爾教練模式》,突然發現,許多以前標注的想要記憶的重點,似乎不太需要主動去記憶了。果然,身體學會的,誰也拿不走。這就是體驗式課程的威力。

就連與薩提爾模式無關的《克服團隊領導的五大障礙》,再回頭看,就完全理解作者的施力點是在哪裡了。

果然,上課,就要上溯源的。

 

不僅書本看得更懂了,言談舉止也受到影響。

回到工作崗位 facilitate 團隊時,回到家庭面對柴米油鹽醬醋茶時,居然也有一點點 桂芳老師 的習慣用語、引導提示語上身(只是⋯⋯稍微再陽剛一點點,哈)。

對於團隊的耐心也提升了。像在 Sprint Planning 時,面對某個可預見的失敗,我居然會刻意不介入。有時候,要讓當事人用肉身感受到痛,激發底層的期待,甚至渴望,才有撼動觀點或規條的機會。畢竟,在可控制的風險下,不介入混亂的發生,也是薩提爾改變歷程中,鬆動觀點,賦予當事人自覺、擔起選擇責任的重要觸媒。

我也察覺到自己慣用的 ORID 引導手法中,似乎只觸及到行為、感受、觀點層次。有機會的話,想嘗試再下探一兩層。嗯,是挑戰,但值得一試。

實體課程要的是什麼?

親炙這些一流的體驗式課程,後遺症是,想腰斬一些自認難以做到這種境界的演講及課程了。從文字圖像及影片就吸收得了的內容,似乎也不值得輪到我來講了。

在這個書籍、文章、教學視頻、線上課程,甚至 webinar 直播充斥的年代,實體課程還能夠吸引得了人,就是要提供獨特的互動經驗:講者與學員之間的互動,甚至學員彼此之間的協作互動。

這一年來深深的體會。

給自己立的期許是:演講及課程,要做到不只撼動到行為及觀點層次,更要下探期待及渴望。

自我期許,要精熟三項道具:便利貼,卡片,樂高積木。

自認目前較接近預期境界的,只有近日即將公告的【敏捷原理與團隊塑造】吧。

交融

一年前的自我期許:「左腦高德拉特,右腦薩提爾」,如今兩者總算開始加速融合。

相隔三週,接連上了六天薩提爾體驗課,突然想從網路問答中撤退。面對面時,連別人的冰山都不見得探索得到,遑論網路上?別再與世界爭辯了,把能量放在活生生的與人接觸吧。

三天基礎篇、三天應用篇的薩提爾之旅,很深沉的觸動與悸動。如果你也想體會一下知己、知人,與己和、與人和,就給自己一個冒險的機會吧!

   

薩提爾課程 - 系列文章

❶ 六日薩提爾體驗

引導者,要懂心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