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愛的學員們:
感謝你們 9/13 & 9/14,一起共度充滿歡笑的兩日。
課堂上,我多次提醒:請大家回去之後,要持續刻意練習;自練,對練,都好。
你可能會有疑問:
- 要刻意練習什麼?
- 要如何刻意練習?
怕細節沒講清楚,我用這篇文章來補充吧。而且,就用我們在課堂上玩過好幾次的 impact mapping 來展開這議題吧(你看,我這不也是一種刻意練習嗎?)。
Goal
這番刻意練習的總目標是:成為更好的 Scrum master,引領團隊達成他們被賦予的商業目標。
Actors
Scrum master 有多種樣貌。
在 The Great ScrumMaster 書中提到 Scrum master 的核心能力有:
心態模式則有:
在 “Evolution of the Scrum Master” 文章中提到 Scrum master 的升級路線:
在 “The 8 Stances of a Scrum Master” 及 “Myth: The Scrum Master is a Junior Agile Coach” 文章中列出 Scrum master 的八種姿態:
- Servant leader
- Coach
- Facilitator
- Teacher
- Mentor
- Manager
- Impediment remover
- Change agent
這是窮舉不盡的。短短兩天的課堂,我只講解其中極為重要的三項,並在 Q&A 時淺淺帶到第四項:
- Teacher:教學輔導與分享經驗。
- Facilitator:掌控討論流程,確保會議如質進行。
- Coach:成員個人的成長,團隊的自組織、責任感與所有權。
- Change agent:在組織的各個層面,引領影響變革。
單以這幾項來說,就已經很難樣樣到位了。
所以,需要刻意練習。
Impact
◉ Teacher
身為敏捷原理與實踐的專家,越能夠傳道授業解惑,就越能有效達成前述的總目標。
整整兩天課程,你們已經親自體會到敏捷圈的 “teacher” 是何等樣貌了。
正如學員 LinChi 所說:
兩天的課程學到不少東西,透過遊戲反映現實工作的情況。有時用說的不一定有說服力,做中學的震撼比較大。
如果你覺得這種 “teacher” 樣貌的效果極好,那麼,回去面對自家團隊時,也會想試試看嗎?
這就需要刻意練習。
刻意練習的素材,可先從 Kanban in Action 第 13 章下手。先模仿,照表操課,謹守「高頻 PDCA 循環」心法,日後你自然會湧現改編及創造的點子。或者,去上課,直接向第一流明師取經吧。
◉ Facilitator
許多人被不良職場習氣禁錮了,渾然忘記自己才是職涯的主人。身為敏捷精神的守護者,若是越懂得提供機會讓團隊成員自發湧現觀點,就越能夠孵育高效的自組織團隊,就越能有效達成前述的總目標。
記得嗎?在 1、2、3、7 這幾個單元中,我一直提醒:「這些寫在白板及便利貼上面的種種絕妙點子,完全都是你們大家自己想出來講出來的喔!我完全沒有主動教導你們喔!」這就是引導的魔力。
請試著回憶,整整兩天,我用了多少次 ORID 這個極度基礎的回顧手法?你也可以試著拆解我是如何用 impact mapping 這個貌似簡單的框架,橫跨兩日,貫串 4、8、9 這幾個單元。
如果你覺得這種 “facilitator” 樣貌的效果極好,那麼,回去面對自家團隊時,也會想試試看嗎?
這也需要刻意練習。
刻意練習的指引,可先從繁體版《誰說我們不能一起做決定》(2/e) 或簡體版《結構化研討:參與式決策操作手冊》(3/e) 下手,打好引導的基本功。接著,請翻閱 4、5、8、9、10 單元的講義,常常揣摩哪一個框架可以適用於當下的引導情境。也請多多觀摩體驗好的流程設計(譬如 Design Sprint),模仿,拆解,日後你自然會湧現改編及創造的點子。
◉ Coach
敏捷原理,說穿了,很單純,也很合理;但落地實施起來為何總是卡卡的?
正如學員 SamLi 所說:
關於敏捷與團隊相關的書目很多,但是能夠在自身的職場運用自如,可謂是知易行難。
很多時候,單純的「知」還不夠,還需要「行」的反覆淬鍊,甚至成為肌肉記憶。這就需要動用教練法。
身為團隊專屬的指導者,若是越懂得利用近距離即時指導的機會,持續提供客製化培訓,就越能夠鍛鍊出高效的自組織團隊,也就越能有效達成前述的總目標。
教練法,是個高明的技藝。
記得嗎?在 5、8、9、10 這幾個單元,我額外加重比例在主動示範及積極矯正上。原本構想是要以金魚缸手法,讓大家現場充分對練,也充分觀察。可惜課堂時間有限,無法完全照原本的構想進行,這就需要你們回去後刻意練習了。
教練法,我自己也還在探索,僅提供三本書給你們參考:
What to Do Next?
如果你所在的場域,有專家等級的 mentor,那麼,恭喜你。
如果沒有呢?
《刻意練習》給了很棒的建議:
-
若想進步,就得為自己創造機會。若沒有老師,就得自己設計一套練習活動。 (pp. 206–207)
-
先找出頂尖專家,弄清楚他們做了些什麼才能如此成功,接著發展出讓自己可以做到那些事的訓練技巧。 (p.148)
-
想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有效練習一項技能,建議記住三個重點:專注投入、意見回饋、解決問題。將技能分成可以有效重複練習和分析的幾個部分,確定弱點何在,並找出解決方法。 (p.209)
私下揣摩。敏銳觀察。
私下練習。
同好對練。
參與社群。
找時機實際發揮。
有心的你,一定找得出適合你的刻意練習方法。並且在過程中,逐步發展出你的風格。
在這個世界上,你就愛一種東西,你就在你愛的這個東西裡把自己練到完美,練到無懈可擊,你因此尋得滿足,此外的一切其實無足輕重。你變得堅強,足以抵抗不時傾巢而來的寂寞,你變得勇敢,你學會拒絕周遭的喧譁與熱鬧,你學會簡單而嚴肅,你形成一種風格,唯你獨有。
— Quote: 劉大任,《強悍而美麗》
加油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