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多敏捷手法都奠基於 timebox。那麼,為什麼有人會認為 timebox 路線是死胡同呢?有此論點的人,偏偏又是敏捷圈的重量級人物呢。
看板方法之父 David J. Anderson 在新書 Discovering Kanban 第 15 章對於 Scrum 之類基於 timebox 的方法有頗露骨的批評(光從標題 “The Tyranny of the Ever-Decreasing Timebox” 就看得出來)。正好好友 Derek 在 〈《Discovering Kanban》心得:Scrum 可能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美好〉一文整理了這一章的摘要與閱讀心得,在網路上也引發一些討論 1,我便趁此機會細讀這一章。
這一章論點非常深刻。但讀著讀著,總覺得作者道出的結論 “time-constrained sprints are an evolutionary cul-de-sac, a dead end”,與我直接或間接所知的業界實踐現況,並不相符。我猜想:會不會是某個推論環節出了些問題?
因此,我嘗試用系統思考角度去梳理相關論述。我試圖用更清晰的因果關係秀出 timebox 路線被點名的痛點,以及常見的因應之道。至於這痛點是否真的已被解決了,則留待讀者思考,不在此文的探討範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