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小提問看企業價值

如何選人?

我有一篇舊文〈專業態度的養成〉是針對中低階領域的提問重點;善用這些切入點,可挖掘出人才潛力股。這也是年度績效面談時,我會提問的重點之一。

那麼,中高階領域呢?如何選領導者,選團隊,或者更廣泛一點講:如何選公司?

我有兩個私房切入點,剛好是兩本書教我的。

Lean Startup 的判準

《商業周刊》第 1615 期,有一篇總編輯的話〈拖鞋戰法,先做了再修!〉: 網路時代的敏捷開發法,強調「先做了再修改」,中心思想不是「預測」(predi

敏捷的判準

今年暑假,我第一次去台中的國美館,參觀 2018 年全國美術展

這年度盛會,分成油畫、水彩、版畫、水墨等十大類。大開眼界之餘,也不禁有個奇想:為什麼要分這麼多類別來競賽?為什麼不選出一個跨十大類別的首獎,就像武林盟主一樣?

軟體開發,除了方法論,還有⋯⋯

在某些人眼中,「敏捷」是狂熱份子聚集的邪教。

或許是被困在守舊勢力太久了,敏捷信徒不只有改變世界的熱情,更有捨我其誰的急迫感。不過,在傳播理念或推動改變時,若操之過急,忽略對方所處的情境、歷史及歷程,就很難有建設性對話。在這守舊勢力龐大的世界,自然很容易陣亡。

但這還只是表象。歧見,單靠對話仍不足以化解,更需要在方法論層次達到理解,方可進退有據。

尤其在看過《社會科學的理路》之後,我領悟到一些根源問題及槓桿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