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xt '19 的 Istio 場次重點摘要

四月 9–11 日去舊金山參加 Google Cloud 的 Next ’19 大會,收穫頗大。

這場大會,同一時段就有近 30 場專題演講同時進行,議程滿滿,勢必得做取捨。基於工作需要及個人興趣,我主要選擇與容器相關的場次:service mesh、Windows containers、混合雲、資安實務。

我發現,光是這些場次,就得花很大力氣去消化、實驗與應用。

我們這些所謂的「台港團」會在 GCPUG Taipei 舉辦一場分享會。因為自己不克參加,便以這篇文章,針對我鎖定的核心議題:Istio,做一番重點摘要,以饗讀者。

在 WSL 裡使用 Ansible + Vagrant

既然要開始在 Windows 上沿用 Mac 及 Unix 的命令列工具習慣1,免不了要處理 AnsibleVagrant

雖然這兩個軟體都有對應的 Windows 版本,但據我以前的經驗,卡卡的,有許多小地雷;畢竟這些發跡自泛 Unix 家族的軟體,不是那麼容易無縫移植到對命令列不友善的 Windows 家族。

如今 Windows 已經有 WSL (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) 機制,是否可以更無痛享用 Ansible 及 Vagrant 呢?

可以的。

WSLtty + tmux 組合技

在 Windows 10 上面使用 WSL 已經一個月了1。小狀況也就罷了,但 Cmder 不夠穩定的顯示邏輯卻最讓我頭痛,在視窗尺寸變化時,無法正確處理字元位置。更令人費解的是,即使是其他狀似更華麗(也更耗資源)的替代方案,也仍然有這些問題2

既然酷炫的終端機競品問題多多,乾脆回歸極簡的 WSLtty3,並混搭 tmux4 來彌補。可惜,畢竟是組合技,無法完全複製 Mac 的 iTerm2 使用經驗。

此事古難全。

Nginx Ingress 與 Ambassador 簡易性能比較

API gateway 是微服務環境,甚至 service mesh 的要角 1

在 Kubernetes 上面,API gateway 選項眾多。有像 HAProxy 及 Nginx 這些石器時代老傢伙跨足過來,也有打從一開始就走 cloud native 路線的後起之秀。

該如何選擇?